鐵屋裡擊鼓,幽冥中點燈

創設於2014年,是一個標榜獨立精神和批判意識的評論園地,關懷在地公共議題,提供深度分析的評論,希望提供讀者不同於主流的觀點。

Category: 性別

  • 劉嘉美/歌臺上的女體勞動

    劉嘉美/歌臺上的女體勞動

    當越多人提出要保護和發揚歌臺文化時,也無法忽視歌臺藝人面對的勞動處境與性別敵意。從歌臺藝人的具體勞動內容裡,我們看到的是除了單一僱佣關係以外的多重權力關係,還包括來自資方、觀眾、勞動者之間在整個服務勞動過程中的互動與角色。在性別上的權力關係、以及勞動者在階級中的弱勢,結合社會對於行業的刻版印象與污名,形成在這個獨有的消費空間中,對歌手投以嚴密和敵意的注視。 繼續閲讀 »
  • 劉嘉美/印度:一場權力共享的實驗

    劉嘉美/印度:一場權力共享的實驗

    女性抬頭會否觸發了社區的父權神經?對印度喀拉拉邦村民來說,他們感受到,自從婦女參與其中,社區的活力與能量也被激發出來,相對以前,由幾位年長男性把持職位的時代,現在明顯的感覺到村裡事務有真正的改善。無可否認,喀拉拉仍然有不少社會問題和挑戰,但從其權力下放的直接民主經驗,起碼說明和示範了,民主落實的程度與社會問題能否有效解決、以及公民的能力意識與信心的培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繼續閲讀 »
  • 楊潔/流血身體帶來月亮革命

    楊潔/流血身體帶來月亮革命

    身處在社會生態、能源與安全的危機中,透過技術的改革,我們需要的是對身體與環境友善的成品,女人透過購買、製作與使用月經科技成品,產生貼近身體經驗的自我照顧能力,進一步掌握對月經經驗的言說與詮釋權力,讓月經成為可以公開討論的話題,不是神話迷思、禁忌,也不再感覺羞恥。讓流血的身體,也能搖滾般地掀起一場月亮革命。 繼續閲讀 »
  • 劉嘉美/女性回歸職場:性别平等或資本剝削?

    劉嘉美/女性回歸職場:性别平等或資本剝削?

    提高女性就業率,難道是鼓勵女性努力工作來擺脫不平等,爭取每個升職和向上爬的機會?以個別成功的女性企業家來製造成功典範,這是虛假的充權,要真正要改變女性勞動者的命運,使勞工保障得以實現,就得認清職場裡的剝削結構,仍須由女工的自我組織開始,正視大家的共同處境,並發掘改變的可能性。 繼續閲讀 »
  • 楊潔/設想一個理想的受暴者?

    楊潔/設想一個理想的受暴者?

    詩巫案例揭示法律對強暴定義的狹隘,以及司法對性侵暴力的處置怠慢,更為深層的結構因素是「支持強暴文化的社會觀念」所支撐的共犯結構。這種要求受暴者自我檢討,而非撻伐施暴者惡行的文化,往往令女性陷入失語沉默。如此期待「一個理想受暴者」的形象,其背後蘊含的是充滿強暴迷思、性別歧視以及對性偏頗的認知。 繼續閲讀 »
  • 楊潔/解放乳頭:從平等到差異政治

    楊潔/解放乳頭:從平等到差異政治

    身體的自主權不應只是停留在「平等對待」或「男人可以,女人也可以」的階段。細看「解放乳頭」行動,其實後來演變成的是「身體差異」政治。解放乳頭,不僅面向自己的身體自主權,要奪回與男生一樣的裸露權利,進一步打破社會二分對立的身體規訓,也打破單一化的身體圖像,不再受特定的凝視,並以「不一樣的身體」自居而愉悅。 繼續閲讀 »
  • 劉嘉美/女性參政:看不見的政治主體

    劉嘉美/女性參政:看不見的政治主體

    馬來西亞政壇不乏父子兵、兄弟檔,但這些組合中的繼承者鮮少被說成是前人的「傀儡」,當中隱含的潛規則是男性才是繼承政治資本的正統性別。旺阿兹莎只是其中一例,社會上對女性參政仍帶有強烈的父權觀點,如果無法扭轉這種思維,就無法看到女性從政者以及所有女性的獨立性,最終只會為女性從私領域至公領域添加更無法跨越的高牆。 繼續閲讀 »
  • 劉藝婉/女人的很多道陰影

    劉藝婉/女人的很多道陰影

    究竟是什麼樣的環境促成性侵及殺害威脅的「文化」?與其問女人誰曾經受性騷擾或性侵犯,還不如問誰不曾。前陣子臺灣學運領袖陳為廷被揭發曾非禮女生,為他護航者眾,說非禮事件並不抹殺他在社運的付出,若干年前馬來西亞華教鬥士陸庭諭的非禮事件同樣也不能抹煞其貢獻。難道佔了人口一半的女人,她們的權益就該抹煞、就不存在於政治範疇內嗎? 繼續閲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