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屋裡擊鼓,幽冥中點燈

創設於2014年,是一個標榜獨立精神和批判意識的評論園地,關懷在地公共議題,提供深度分析的評論,希望提供讀者不同於主流的觀點。

Tag: 公共討論

  • 莊迪澎/寫評論,不是請客吃飯

    莊迪澎/寫評論,不是請客吃飯

    馬來西亞的中文報紙沒有嚴格區分「讀者來函」和「評論文章」,舉凡讀者來稿都刊登在言論版,導致言論版的水平參差不齊。一般民眾因對某些關乎其福祉的政策或事務不滿,投書報社直抒胸臆,即便僅是宣洩情緒,亦無可厚非。但是,對有專業背景的評論作者,寫評論就不應止於直抒胸臆而已,尤其是意識到「言論版是一個政治場域,時政評論亦是有所圖的政治參與和實踐」,評論作者應自覺地對荒謬的、扭曲的、洗腦的、似是而非的觀點、價值觀和政治宣傳展開目標明確的尖銳批判,以及準備對話和辯論。要抱著請客吃飯、與人為善的心態,那就去公關公司寫新聞通稿吧。 繼續閲讀 »
  • 莊迪澎/時政評論:被誤解的實踐

    莊迪澎/時政評論:被誤解的實踐

    時政評論作為一種政治實踐,它提出主張並不意味著就是空談,而是對政治和政策變革提出不同的可能性和想像。當符合統治者利益的文字兵團卻充斥著言論空間,甚至再爛的作者也可以同時在三、四家報紙寫專欄時,其中一個原因是出自對時政評論的誤解或偏見:寫作只是紙上談兵,實際參與社運才是王道。這種誤解或偏見,恰恰是因為人們沒能意識到時政評論應有的更重大任務。 繼續閲讀 »
  • 莊迪澎/讀者無所求,活該讀爛評論

    莊迪澎/讀者無所求,活該讀爛評論

    馬來西亞中文報章的言論版業已濫竽充數,嚴格定義的「評論」文章可謂鳳毛麟角,大多數是把報紙寫過的新聞背景重新堆砌,然後講講個人的主觀感想、喜惡成見和冷嘲熱諷。讀者該反躬自省,對媒體、評論文章、評論作者有要求嗎?有辨識文章優劣的素養嗎?同樣是殘酷的現實,很多讀者也並不長進,他們選擇「永遠活在青春期」,滿足於嬉笑怒駡式文章的酸言酸語所帶來的快感,即便這些文章除了提供快感,絲毫未能為他們解惑。 繼續閲讀 »
  • 魏月萍/馬華歷史正義追求的困境

    魏月萍/馬華歷史正義追求的困境

    歷史禁忌的解放,是測量一個國家民主化所賦予社會自由重要的一環。尤其是過去隱密的資料,無論是五一三事件的歷史檔案、馬共的黨記錄、戰役策略、報紙資料文獻等逐漸向「公眾開放」,不受限於學術研究與討論,而是允許公開討論,才能回歸民主對個人自由意志實踐的尊重,讓被權力截斷的歷史回到「公共」的場域,歷史正義的追求才有實踐的可能。 繼續閲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