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屋裡擊鼓,幽冥中點燈

創設於2014年,是一個標榜獨立精神和批判意識的評論園地,關懷在地公共議題,提供深度分析的評論,希望提供讀者不同於主流的觀點。

Tag: 臺灣

  • 何明修/區議會選舉的臺灣觀察(下)

    何明修/區議會選舉的臺灣觀察(下)

    在香港,建制派的第一大黨民建聯嚴格來說並不是執政黨,因為他們根本不能決定特首的人選;立法會的職權高度受限,地方層級的區議會也只是諮詢性的機構,就算泛民政黨取得中央與地方的多數席次,他們仍無法取得權力。在這種情況,投票給泛民至多是強化政治制衡,而不太可能帶來實際的政治變遷,因為政黨輪替是不可能在香港發生。這次區議會選舉算是雨傘運動的政治成果之初步盤點,儘管有層層不利因素,選舉結果仍擴大了民主陣營的基盤,粉碎了建制派進一步掌控基層社區的企圖。大部分傘兵是如預期落選,但是仔細檢視他們的得票,也比選前預期還高,這顯示雨傘運動並不是所謂的票房毒草。 繼續閲讀 »
  • 何明修/區議會選舉的臺灣觀察(上)

    何明修/區議會選舉的臺灣觀察(上)

    香港的區議員選舉相當於台灣村里長選舉,只要一兩千票就可以當選。理所當然,越是貼近基層社區的選舉,其關切的事項越是「去政治化」,很難從這些零碎的議題拼湊出來具有原則性與理念的政治圖像。在主權移交後的香港,共產黨則是日益精進其操控基層選舉的治理之術。在港英時期,共產黨採用的是「交朋友」的統一戰線;如今一套綿密的恩惠與忠誠交換體系已經浮現,支撐起北京對於香港的持續控制。這樣的情況有點像是國民黨在戰後的台灣,從一開始掠奪與屠殺的外來政權,逐漸轉形成為穩固的恩庇侍從主義,地方派系成為其可以運用的政權協力者。 繼續閲讀 »
  • 陳玉璇/習馬會水過無痕?

    陳玉璇/習馬會水過無痕?

    臺海兩岸面臨諸多變數,中國政治與社會改革,跟不上經濟發展腳步。臺灣則統獨相爭陰影籠罩,對外關係處處受限,對內的民主轉型還未完成。況且其中還牽涉國際勢力的競爭與平衡,更增添解決問題的複雜程度。因此對習馬會有過度的期望並不切實際。兩岸課題或許不是一代人的時間所能解決,老掉牙的和平交流與建立互信,是最困難但必須進行的。習馬會能否成功建立兩岸領導人溝通模式的常態目前仍無定論。可以確定的是,若此模式無法繼續,臺海安全問題更難解決。 繼續閲讀 »
  • 魏月萍/馬華與臺灣:重返歷史現場的複眼思考

    魏月萍/馬華與臺灣:重返歷史現場的複眼思考

    馬華與臺灣兩個場域,不僅可互為鏡象,通過複眼的思考,或可挖掘更多元、豐沛的思想資源。不同的感覺和理解視野,其實也說明兩地相互的知識理解,仍存有相當大的差距和一些遮蔽的地方。這些差距不和多年來已建立的頻密交流有所矛盾,實際上指的是交流的形式,如何能深入到各自的歷史與文化脈絡,找到實質的連結。對馬華社會而言,南洋和馬來亞不僅是地理概念,實際上也提供對自我身分、認同及國家思考不同的憑藉。因此如何要互為理解,從各自社會所面對的「歷史癥結」以及重返的歷史現場為理解基礎,才能深刻掌握彼此的歷史思維、情感記憶、對國家和社會的想像。 繼續閲讀 »
  • 方志恒/中國天朝主義與臺港命運

    方志恒/中國天朝主義與臺港命運

    習馬會所折射的景象,是國共兩黨正聯手以一套大中華論述,來淹沒臺灣的主體性。但在這種溫情脈脈的大中華論述背後,臺灣的主體性卻被靠邊站了 ── 在整個習馬會的過程中,「中華民國」不見了,「臺灣民主」消失了,「臺灣價值」也失蹤了。從習馬會後臺灣各界的反應來看,不少臺灣人所深以為憂的,正是大中華論述對臺灣主體性的淹沒。而這種對主體性被侵蝕的憂慮,香港人應該感同身受。 繼續閲讀 »
  • 潘婉明/從不屑到不敢:龍應台的新加坡「左轉」

    潘婉明/從不屑到不敢:龍應台的新加坡「左轉」

    龍應台作為行遍中外的行動文化品牌,她對新加坡的「建議」也只是包裹在美麗和空泛詞藻之下的文化包裝,放置四海皆準,亦皆不準。從不屑到不敢,龍應台的態度有了急轉彎,但作為卸任的文化部會首長,她不應該輕言一個在民主和人權都尚有很大爭議的國家「向左轉」;身為資深的文字工作者,更不應該就曾經有過反殖經驗和左翼鬥爭的國家,輕鬆而輕率地說出去歷史脈絡的結論。需知,強人已逝,但新加坡對修正主義歷史絲毫沒有鬆動。 繼續閲讀 »
  • 何明修/革新保港是香港人民的出路嗎?

    何明修/革新保港是香港人民的出路嗎?

    《香港革新論》最重要的貢獻在於「少談些主義、多研究些問題」的實務取向。在激情的雨傘運動與政改爭議落幕之後,這本書仔細盤點目前香港社會的優勢與劣勢、機會與挑戰,並且提出若干可以嘗試努力的未來方向,將無謂的意識形態論爭拉回現實。至於要如何填補這份藍圖的漏洞、修正其中的不一致或是缺失,從而帶來真正的民主與自治,那就得取決於革新論作者與讀者的後續的實踐。對於臺灣而言,香港人民接下來要走的路、要採取的策略,都會是值得認真參考的榜樣。 繼續閲讀 »
  • 孫友聯/職業,病了嗎?——臺馬職災保護體系比較

    孫友聯/職業,病了嗎?——臺馬職災保護體系比較

    勞工在職場中風險無所不在,透過臺馬兩國職災勞工權益的制度比較,我們更可以確認社會保險在保障勞工不幸遭逢職災風險事故時的積極性功能,同時,也希望能夠籍由初步比較,提供兩國未來相關政策改革之借鏡與參考。未來,更應參考其他國家的立法案例,以更完整的保障勞工的基本權益。 繼續閲讀 »